你遇到了一个难题,为其绞尽脑汁,直至精疲力竭,将它置之脑后,或许带養疑虑进入梦乡。然而,忽然之间灵光一闪,当你没在思考这一问题时,答案如同天赐神助一般,突然出现在你的脑子里。
当然,并非所有的妙想都是这样得来,可有趣的是,许多想 法,特别是那些至关重要的想法都是这样产生的。它们倏忽之 间闯入脑海,散发着独创的光热。它们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谜。 心理学迄今甚至连普通的有意识思维过程都没有研究清楚,但 是依靠"思想的火花”产生创见的现象还是让人特别感兴趣,因 为这种创见必定有个出处。我们暂且假定它们来自于“潜意 识"。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心理学家们利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 于未知研究对象的心理过程,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在于认清未曾 认识到的东西。
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真正的创造性活动似乎都取决于这些 来自潜意识的信号,并且,一个人的直觉愈加强烈,这些信号就愈加鲜明,愈加富有戏剧性。
可是萌芽生长需要种子,而创造过程的核心也在于形成最 初的丰实的胚胎,使成长得以进行。所有创造的第一步,均在于 把没有联系的因素重新结合,将无序变成有序,将无形变成有 形。要做到这一点,大脑就要选择从经验中得到的或者存储于 记忆之中的互无关联的因素,并加以整理重塑,以形成新的统一 体。直觉来源于丰富的系统化的经验。
这种新形式的形成过程只能出现在大脑神经活动模式之中,处子意识范围的开端,相互作用又相互融合,而形成更加复 杂的模式。实验生理学还无法识别这一过程,原因是其实验方法仍不够完善。可或许值得注意的是,人在睡眠的时候,尽管感 觉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但是所有体能消耗的四分之一却用于大 脑,以维持其上百亿个脑细胞的活动。这些共同运作的脑细胞 创造了产生思维新模式的奇迹。计算机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只能按照我们的设计力所能及的方式运行”,而那些具有建构能力的大脑活动过程遵循的却是我们所未知的规律。
从天才们的经验中,我们能得到任何实际的结论吗?有没有适用于普通人的思维艺术?成功之路不止一条。在一个提倡 想像力的世界中,每个人都要找到发挥自己天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