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找到引发蝗虫群的化学物质
科学家表示,他们找到了蝗虫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导致蝗虫聚集成群 。
蝗虫本身基本上是无害的 。但聚集成群后,它们可能会极具破坏力 。这项新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出新方法,防止蝗虫聚集成群后破坏大面积作物 。
近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信息素被认为是导致蝗虫聚集成群的原因 。信息素是动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影响其他同类动物的行为 。
这种信息素名为4-乙烯基苯甲醚(简称4VA),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蝗虫——飞蝗中发现 。这种化学物质从飞蝗后腿释放出来,可被其他飞蝗的触角感知到 。
研究发现,这种信息素可以有效地吸引雌性、雄性和所有年龄层的飞蝗 。四到五只蝗虫聚集在一起就可以产生该化学物质 。
蝗虫群的数量可壮大到数十亿只,覆盖数百平方公里 。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有飞蝗 。它们会攻击小麦、水稻、玉米、燕麦和甘蔗等作物 。这种入侵会导致严重的粮食短缺 。
首席研究员康乐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他对路透社表示,飞蝗分布广泛且具危险性,对“全世界农业构成严重威胁” 。
康乐表示,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4-乙烯基苯甲醚是否存在于其他蝗虫物种中,比如沙漠蝗虫 。这种蝗虫正在摧毁非洲和中东地区的作物 。
驱散蝗虫常用的化学物质引发了人们对人类健康和安全的担忧 。而4-乙烯基苯甲醚的发现可能催生出新控制方法 。
康乐表示,可以研发出一种化学物质来阻止4-乙烯基苯甲醚的作用,继而防止形成蝗虫群 。也可以开发出一种人造信息素,引诱蝗虫至陷阱后将其消灭 。
康乐还表示,蝗虫可能会发生基因变异,不会对4-乙烯基苯甲醚产生反应 。这种蝗虫可以被释放到野外,建立“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 。
莱斯利·沃斯哈尔是洛克菲勒大学神经遗传学和行为实验室的负责人 。她表示,其中一个最令人兴奋的进展是,找到能阻断4-乙烯基苯甲醚接收的化学物质 。
她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有关这项研究的文章,文中写道:这种分子的发现可以提供一种阻止蝗虫聚集成群的化学物质,“并使蝗虫‘解散’,回归它们平静和独居的生活方式 。”
沃斯哈尔指出,目前仍有几个未知情况 。包括4-乙烯基苯甲醚是否是导致蝗虫群形成的唯一原因,以及其他种类的蝗虫是否会对这一化合物作出类似反应 。
布莱恩·林恩报道 。
译文为可可英语翻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