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2分)(2014•广西)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水铸成锅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折纸鹤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编制中国结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4•广西)发明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张青莲 B. 侯德榜 C. 门捷列夫 D.拉瓦锡
考点: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解答:
解: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故选B
点评:
倡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创造思想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
3.(2分)(2014•广西)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糖块能溶解在水中是构成糖的分子运动了水分子之中去了,由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说明了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糖块能溶解在水中是构成糖的分子运动了水分子之中去了,不能说明分子的构成;
C、糖块能溶解在水中是构成冰糖的分子运动了水分子之中去了,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D、糖块溶于水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不能说明糖的分子的构成未发生了变化.
故选A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2014•广西)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
B、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D、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
解答:
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A错误;
B、向试管中加入颗粒状或块状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故B错误;
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等.
5.(2分)(2014•广西)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B. 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身体健康
C. 生活中可以通过过滤把硬水转变为软水
D.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考点:
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B、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C、根据硬水转变为软水的方法考虑;
D、元素不讲个数.
解答:
解:A、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正确;
B、纯净水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错误;
C、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法把硬水转变为软水,故错误;
D、元素不讲个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关水的知识要牢固掌握.
6.(2分)(2014•广西)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属于节能图标的是( )
考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
公共标志型.
分析:
根据已有的图标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此图是节约用水标志;
B、此图是塑料可循环利用标志;
C、此图是绿色环保标志;
D、此图是节能图标;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图标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2分)(2014•广西)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纯羊毛制品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
B. 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黄铜片可以在铜片上画出痕迹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将少量熟石灰粉末与硝酸铵固体混合、研磨,能嗅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考点: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气味进行解答;
B、根据合金的硬度大进行解答;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
D、根据熟石灰粉末与硝酸铵固体混合、研磨会放出氨气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气味,故A正确;
B、合金的硬度大,所以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黄铜片可以在铜片上画出痕迹,故B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错误;
D、熟石灰粉末与硝酸铵固体混合、研磨会放出氨气,所以将少量熟石灰粉末与硝酸铵固体混合、研磨,能嗅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2分)(2014•广西)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措施可以减少污染的是( )
A. 工广烟囱架高
B. 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C.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从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
B、从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去分析解答;
C、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D、从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B、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故正确;
C、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故错误;
D、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止多余的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减少污染,从我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9.(2分)(2014•广西)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信息示意图,由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g
C.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氯为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
C、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D、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解答:
解:A、氯为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故错误;
C、该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正确;
D、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0.(2分)(2014•广西)我国曾多次发生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5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2=0,解得x=+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较易.
11.(2分)(2014•广西)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10g B. 13g C. 16g D. 18g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解答:
解:由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A与B2反应的质量比是1:1,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时,A过量,参加反应的A和B2都是5g,因此生成AB2的质量是10g.
故选:A.
点评: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