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素来被中国学生认为是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中山狼”,多少能人志士为此而倒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在练习听力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学生们抱怨“听不懂”、“抓不住”,一篇新闻听下来,往往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时,即使听出了一部分内容,也没有办法连点成线,脑海中仅有几个单词、词组,以致常常买椟还珠,只抓到了零星的细节,而丢失了整个篇章/语段的中心思想。
听力难吗?难。因为听力能力代表的是一个人语言学习的综合实力,从接受信息再到处理信息,人脑必须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反应,这对听者在语音辨识、词汇积累、句法结构乃至文化背景等超越语言层面的要求都非常高。
听力可以练吗?当然可以,而且秘诀只有五个字,那就是“厚积而薄发”。“厚积”就是平日的积累,在听之前就做到胸有成竹;“薄发”就是听的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积极地去听,同时做到Empathize & Anticipate(同感与预测)。所谓“同感”,即与听力内容达到同步思索的地步,音频中放什么,脑海中就要及时反映出相关的词汇、背景材料;进一步就是要做到“预测”,即“走在听力内容的前面”,例如听到APEC于08年底在秘鲁利马开会,考生就应该想到他们开会的主体是谈到如何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Global Financial Crisis);听到讲当选总统奥巴马,应该马上想到奥巴马上台的救市计划(stimulus package),事实上,这一技巧在口译中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也是口译考试听力考察的重点。
那么,作为较为高阶的口译考试,其听力又和一般听力测试题目有什么异同呢?
从考查内容来看,考生一路从高考、大学四级/六级、公共英语等其他考试的听力,内容的主体多为校园、日常生活、社会等General Information,因此考生对这一部分的考题可以说相当熟悉,但是,考虑到口译工作的性质,口译听力考试考的范畴远远大于考生的comfort zone,涉及到时政、金融、科技、人文等,因此词汇量也属于媒体英语的范畴。而且,考生如果在听到这些题目时候要做到同感与预测,就必须本身对这些信息十分熟悉,因此考生在复习中口的听力的时候,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关起门来做功课,应该借助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广泛阅读国际国内新闻,积累相关语汇。
口译考试的听力还结合考察了考生的“笔记”和“译”两种能力,中高口的听译和高口的笔记填空,都是考察学生做笔记能力的题型,也是口译考试独具的题型。由于长度的关系,听力的文章部分要求考生必须做笔记才能将文章记下。Talks & Conversations中的语段也相对较长,要求考生能够抓住重点,参照考卷上的题目选项,做一定的笔记,帮助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