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口236分得主谈口译教学----从教学角度透析口译五步走
作者:江晓弘,新东方中高级口译明星教师。口译教研组成员,高级同声翻译。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硕士。凭借236分的高分成为上海高级口译考试最高分得主。同时获得“CCTV杯”和“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双料冠军等。
口译员是最紧缺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上海口译资格认证考试中第二阶段的口译部分是考生公认的拦路虎。口译课也就自然成了学生期待最高也最难教的课程之一。
对于很多参加口译资格考试的考生而言,笔译相当好,口语也不错,却卡在了口译,不少学生连考几次都无法过关。觉得口译就像空中楼阁一样可望不可及的学生更是占据了大多数。
如何使口译教学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呢?笔者根据个人在新东方的口译教学实践,就口译过程的五个步骤,总结了学生在每个步骤中常见的问题和困难,以此给口译教师做出参考,方便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调整并改善口译的课堂技能训练。
口译考试考核学生英汉双语的转换能力,学生需要有很强的中英文语言基本功,即指能相当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具体而言,口译者的听力、理解、句子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都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口译的过程具体来讲,是通过听音获得原语的信息,经过思维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理解,依靠适当的记录协助记忆,再对信息进行加工和重组,最后用目标语输出。
这样分析下来,口译的过程可以具体分解为信息的接收(Receiving)、解码(Decoding)、记录(Recording)、编码(Encoding)和表达(Expressing)五个步骤:
接收(Receiving):When Ear Meets English
口译者对信息的接收即为听入(Listening)。学生的通常情况是:若听入为汉语,除了一些古文和专业词汇之外,听入一般不会发生困难。若听入为英语,因为是非母语表达信息,接收便构成一道难关,学生往往会发生“少听入”或者“未听入”、甚至会“误听入”。
这也是口译考试未能合格者普遍反映出的问题。两篇英汉译一上来就给了一个“下马威”。英语听入具有强烈的瞬间性,理解和把握有一定长度的语段需要有丰厚的英语功底。很多考生听完后不知文章所云,甚至还闹出不少笑话。在历年的口译考试中,很多考生误把 Tibet 听成 tobacco ,把 Lincoln 听成 Clinton ,可想而知,译出的内容与原语的意思相去甚远。如果在第一步Receiving处便了栽跟头,后面几步就无从下手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学生存在这种情况:对学生造成障碍的未必是陌生艰深的词汇,一些简单的单词和搭配却也常常发生误听。比如:
1) Lettuce prices were pushing $3 a head, the highest in 25 years.(莴苣的价格涨到了三美元一株,达到二十五年来的最高价格)。学生因为对连读的a head和单词ahead不能区别,而误听成Lettuce prices were pushing $3 ahead。
2) Words fall short when we attempt to describe our love and appreciation for them.划线部分意思为“言语不足以表达”。而很多学生听成words for short,主观臆断为“简单来讲”。
Passive and Active Receiving
Receiving有Passive和Active之分。Passive Receiving表现为孤立地听入单词和句子,很多学生的听入都为passive receiving,他们的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听入信息的语言形式上,往往造成无形中放大了生词,一段录音中往往总是有一些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许多考生就卡住了,没有跳过去听完全文,而是继续停留在这个词上思索良久,等回过深来,发现遗漏了很多内容。
Active Receiving表现为听入时十分注意信息的整体意义,这是学生应当采取的听入方法。学生在听英语时,要对言者的话语作整体理解,而不强调对某个词的深入了解。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去听懂单词,而是万一个别单词听不懂,不要老想着这个单词,造成生词放大;另一方面,这样做也避免接收到的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应该听入的是原语的陈述思路和语意群。口译是两种语言中意义的切换,而不是词和词的对应转换。
口译技能教学中都有听入技巧的训练,学生一开始难免陷入听单词的模式,教师应该及早提出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听意义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口译的听入与笔试听力中的spot dictation的听入方式不同,帮助学生脱离原语的外壳,站在更高的位置综合地听入信息。
I Know the Word in Reading, But Not in Listening
至于口译词汇,新东方学员中的一种普遍情况是:经过各类书面考试,阅读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明白这些词汇的基本意思,但由于很少使用,对脑中的词汇根本不知道怎样熟练运用。听入时需要经过几秒的思索方能反应过来,或者等老师点拨之后,如梦初醒般地把储存在脑中的一串串词激活起来,若有所悟地连连点头。
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的原因是长时期不使用获知词汇,以致于过去辛辛苦苦背下的词又生疏起来;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学生对于这些词汇的记忆是基于“视觉”的,而不能对其读音产生“听入”的条件反射。
根据认知理论的信息处理原理,当前输入的原语信息要与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信息相整合,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缺乏相关信息,或者未能激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就很难实现对原语的理解,更不用说用目标语进行再创造了。
造成这个现象的一大原因与阅读是学生获得词汇的主要来源有很大关系。阅读基本上是以图像来刺激视觉器官,如果学生不曾朗读过这个词,那么在他的认知结构中就不会存有该词的声音资料,也就不可能迅速准确地把听入中所感知到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该词的文字符号和意义产生联系,造成了学生对听觉、即声音刺激的不敏感。通常学生听到不敏感的词,是先将声音信息辨别后,在脑中根据音节进行拼写,转换成图像,而后才辨认出,再在脑中检索出意思,这样就绕了一大圈。
因此,教师在平时给学生的训练中要特别加强他们对词汇声音的刺激,每当发现学生有听不出的词,但看了黑板上的拼写后能认出时,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是他们的听觉不敏感词。学生需要明确词汇记忆必须重视其完整性,认知结构中的信息储备必须音、形、义兼备,才能逐步缩短从视觉转化为听觉的过程,直到完全抛弃这一转换过程,做到能够直接从读音取得词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