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拷贝 Home Video,通过欣赏和讲解英文电影原声,为英语学习者搭建锻炼听力的平台,同时进一步了解欧美文化和生活习俗。
本期话题:《环太平洋》
影片评价:
知名评论
视效获赞
《村之声》评论称:“ 《环太平洋》就是那种你希望德尔·托罗拍摄出的科幻大片,而他也不遗余力地满足了你的这个要求。”
《好莱坞报道者》评论称:“这部电影比人和怪物对打的那种电影要好很多、聪明很多。”
《每日星报》评论影片是一部“令人很爽快的暑期档娱乐大片。”
movies 则言简意赅地用了“巨牛”两个字来形容这部影片。
故事薄弱人物情感遭诟病
《卫报》评论称:“影片情节淡薄,对白稀少,除了画面没什么意思。”
《国际银幕》评论称:“这是一部闪着智慧火花、偶有先见之明的影片,但它却被了无生趣的角色和没有演技的表演所拖累。”
《综艺》杂志则称:“这应该是德尔·托罗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拍摄的最直白、最不值一文,也是最吵闹的电影了。”
日本受赞
日本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看完《环太平洋》试映之后连续刷屏发十多条twitter称赞:“德尔·托罗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视觉效果,本片不但值得尊重,还让人想象到未来娱乐大片的样子。”
日本动漫届今石洋之、西川伸司、开田裕治等均发文表示支持,其中今石洋之表示:“无论是看的时候还是看完以后,分镜头和脚本都在脑内乱舞,这样的事无论如何都是很好的。这部电影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新快报评论
简单粗暴
影片开场不久就开始陆续展现机甲战士与各种怪兽大战的场景,在后半段,更是战事不断,机甲军团几乎没有喘气的时候。部分观众认为影片剧情上实在没什么亮点,甚至有点幼稚,“就是一直打一直打,打完这个,再来两个,直到所有机甲都打没了,怪兽也完蛋了,这就属于简单粗暴型的。”不过,也有观众认为,这种科幻大片就别太要求剧情了。
大场面特效
《环太平洋》被定位为酷炫的科幻电影,而它新特效科技,也带来了非常不错的视觉效果。庞大的机甲战士多次在海底对战凶猛怪兽,两者间频繁撞击及厮杀,钢铁之躯被撕裂以及怪物被斩杀后内脏依然跳动的场面,逼真震撼;而怪兽冲出水底蹿入城市后抬脚踏平高楼,所到之处楼塌地陷,灾难场面壮观。观影现场,观众对影片特效给出了不错的分数。
中国元素“打酱油”
不少好莱坞片都挺重视中国元素,而《环太平洋》更有八成场景是设定在香港,机甲人培训基地以及与怪兽的对抗主战场都是在香港。影片中出现了不少维港夜景镜头,更有香港街道特写,不过,这些场景的呈现却没讨到好,反而被认为山寨、过时了一点。除了场景,之前让影迷瞩目和期待的还有中国的机甲战士“暴风赤红”,三臂的红色巨人由华裔三胞胎驾驶员驾驭。三胞胎兄弟在出战前有一场打篮球的戏,两个镜头;之后“暴风赤红”出战,没几下就被怪兽打趴下了,明显是“打酱油”的命,对此,不少观众表示“没意思”。
媒体综评65分,其中《罗杰·艾伯特网站》、《坦帕湾时报》、《纽约时报》和《每日电讯报》给出满分;烂番茄新鲜度72%,获得良好口碑,一般认为动作场面与视觉效果非常精彩,剧情太过简单。
美媒代表性评价有:“头脑与肌肉俱全,巨型机器与凶恶怪兽之间的搏斗惊心动魄,在保证足够养眼元素的同时打造出史诗般地气魄”,“充斥着各种噪音、碎屑和破坏的动作影片,但延展至每一个角落的兴奋与活力,乃至刻意安排的细节铺垫都让本片疯狂”,“在批量的战斗场景之间,德尔莫还不忘塑造他特有的温情和艺术观感,也正是如此才让本片没有那么冰冷和无趣”,“多了一些其他机器人大片那样的聒噪与喧嚣,少了一些吉尔莫-德尔-托罗式的沉静内在,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中国大陆上映版本的翻译过于追求潮流化、本土化,部分译文对台词原意有所改动或扭曲,一些翻译甚至出现严重的低级错误,引起大陆观众的广泛争议以及对翻译员贾秀琰的不满甚至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