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莉·狄更生(1830.12.10 ~1886.05.15)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出生地——美国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度过的。由于父亲是著名律师,她可以见到许多社会名流。在30岁以前,她过着正常的生活,交友、聚会、上教堂、做家务,但30岁以后,便脱离社交生活,虽与朋友通信,却很快就不来往了。最后,她在父亲的房子里过起隐居生活,直到去世。
在脱离社会之前,爱米莉便开始写诗。在1858—1862年期间,她的诗兴似乎达到高峰。但是,她却并不被人们所理解。在去世之前,她只发表了7首诗,去世后,她的妹妹在她的书柜中发现了1000多首诗。
在爱米莉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她是因为爱情失意而厌世嫉俗,只不过是一个浪漫人物而已,并不是一位严肃的诗人。但随着她的诗稿和书信面世,人们才开始逐渐了解和重视她。她的诗感情真挚、立意新颖、想像奇特,成为英美20世纪意象派的先驱。
诗人在这首诗中讴歌了“希望”。“希望”是中外诗歌中仅次于“爱情”的主题。
这是一首抑扬格的韵律诗,其韵脚(foot rhyme)基本上是ABAB,只有第9行和11行稍有松动。诗中的语言,在语法和句法上都是非常完整和严谨的。在第1段中,第1行为主句,2、3、4行由That引导一个定语从句,修饰the thing,即Hope。第2段的5、6行是并列倒装句,第7行是the storm的定语从句,第8行是bird的定语从句。本段中,诗人用the Gale、the storm 来比喻 difficult time。第3段中,第9行和第12行为并列句。其中的 it 指代 the little bird,即Hope。句中 the chilliest 意为 the coldest; 而 the strangest 意为 far far away 或 the farthest。 第11行的Extremity 意为 the most difficult situation,比喻艰难险阻或最困难的处境。最后一行的 crumb,意为 a very small piece of dry food,比喻非常细小、微不足道的东西。
诗人使用通俗而又精练的语言,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段,生动准确地讴歌了“希望”。诗人不但将希望比喻成小鸟,而且将其意象化和理想化——希望栖息在灵魂中(in the soul),唱着无词之曲,永不停息;尽管希望无处不在,给人带来温暖,带来鼓励,指引方向,然而,它却没有任何企求,也不要求任何回报(Yet, never, It asked a crumb—of me)。
诗人不但善于把常用的词句放在特殊的上下文中进行对比,互相铺陈,而且对标点符号的用法也别具一格。几乎在每一行中,诗人都用了破折号,产生一种停顿或过渡的感觉,更表达了情感上的迁移或转换,读起来节律感更突出。这也使她的这首韵律诗锦上添花。
虽然诗人的1775首诗大都是深沉的诗句,描写爱情、死亡和自然,然而,这首以“希望”为主题的诗却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她在闭门索居期间对于社会和哲学的探索,也表现了她在寂寞之中对生活的憧憬。这也可能是她高产诗作的潜在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