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中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称,20年前,每天有数百名中国大学毕业生聚集在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门前通宵排队已申请签证,祈求上天保佑他们的出国梦能实现,但每年13,000元的学费无异于一天文数字。如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能负担起孩子的出国留学费用,也使中国留学生成为海外大学的生力军,高考已经不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
文章摘录如下:
和大部分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一样,我们都通过了高考。那场面令人紧张和生畏。这个全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对我们来说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成为这一严格的高考制度的幸运儿,得以获得免费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教育。
在80年代的中国,高考能决定一名高中毕业生的命运,向他提供一份光明的前途,给他/她指出一条截然不同的未来生活道路。
我记得我的中学老师在上课前经常这样说:“比起那些将青春岁月浪费在乡下农村的上一代,你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实属幸运。”他希望我们能够无时不刻地刻苦读书,从而能够挤进大学的校门。
的确,在30年前的中国,进入大学意味着你将成为人上人。但是由于大学录取人数非常有限,每年只有5%的高考生能够进入大学校门。1977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的头一年,约有500万年龄在13至40岁的考生参加了高考,但是只有大约27万人被录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渐为强大而成为世界经济引擎,中国教育系统也高速发展,目前高考录取率已经飙升至逾50%。虽然目前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远远高于80年代,却仍然无法满足因巨额人口基数和望子成龙的父母所产生的对中国教育市场的强烈需求。
如此强烈的市场需求促使人们去寻找其他的教育途径。受留洋镀金的文化影响,对于许多中国中学生来说,出国留学便成为吸引人的选择。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能负担起孩子的出国留学费用,也使中国留学生成为海外大学的生力军。且在未来十年,中国留学生将继续扩张其在教育出口市场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