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科学美国人——60秒科学
每个人都知道瘙痒是什么感觉 。这种感觉会让人发疯 。或者,如果你是中国科学院的孙衍刚,那瘙痒会驱使你去探索大脑是如何告诉你该抓痒的:“我们的研究旨在了解启动‘瘙痒-抓挠’循环的大脑机制 。”
瘙痒可能由多种刺激物引发,比如过敏反应、粗糙材质、虫子叮咬、皮肤疾病、传染疾病或药物等 。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简单地挠一挠 。但如果“瘙痒-抓挠”循环持续不减的话,可能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害,比如抓破自己的皮肤 。
孙衍刚指出:“现在仍然缺乏有效治疗慢性瘙痒的方法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瘙痒神经机制的了解有限 。”
在过去的10年里,科学家已经掌握了瘙痒信号从皮肤传递到脊髓的方式 。
“相比之下,我们对大脑如何处理瘙痒信息、如何动态调节瘙痒过程却知之甚少 。”
孙衍刚和同事重点关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目前已知这一大脑区域参与处理与瘙痒密切相关的痛感 。他们首先让老鼠接触组胺或抗疟药氯喹,二者都能触发抓挠行为 。
他们发现,这种诱发抓痒的药物会激活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内的一组特定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会产生一种叫“Tac1”的神经化学物质 。
研究人员消除了这组神经元后,抓挠行为明显减少 。而当研究人员激活这些神经元时,即使缺少化学刺激,抓痒行为也会再次出现 。因此,孙衍刚认为,这些表达Tac1的神经元是大脑中的瘙痒神经元 。刺激这些神经元会让动物感觉瘙痒,然后开始抓挠 。他的研究发表在《神经元》期刊上 。
“大脑中的这些瘙痒神经元可能成为潜在的中心治疗靶点,能打破与慢性瘙痒相关的‘瘙痒-抓挠’恶性循环 。”
对许多被瘙痒惹恼的人来说,这可能是巨大的安慰 。
谢谢大家收听科学美国人——60秒科学 。我是凯伦·霍普金 。
译文为可可英语翻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