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车狂
2003年5月末, 北京官方动员抗击非典时, 33岁的李扬开动她的红色铃木奥托在北京被隔离前数小时开始西行。车子悄悄溜出城市, 远离隔离区, 她“ 只是想试试逃离, 看自己能走多远”。历经6天, 她跑了1600英里后, 到达了西藏的省会拉萨。极度兴奋和疲劳之余, 她在网上刊登数码照片叙述了她异乎寻常的经历, 寻求一起驾车回家的同伴。
在中国, 几个世纪以来, 这样的来去自由是无法想象的。在封建时代, 穷困的生活、坎坷的道路、专横的法令将中世纪王国的臣民禁锢在自己出生的小村庄。现在一切都在改变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私家车已进入成千上万的寻常百姓家。收入增加, 新车价格暴跌, 政府兴建道路, 使中国的13 亿国民急切地把他们的自行车换成四轮汽车。2002年轿车的销售量首次到了100万辆。2003年的上半年, 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5% 。
汽车的普及引发了一场新的文化革命, 这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变化和50年前的美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最明显的变化就体现在交通状况上。北京的林荫大道上, 上下班高峰时间里车满为患。在上海, 交通严重堵塞时, 通过黄浦江的大桥和隧道要花上几小时。为了防止交通堵塞, 上海政府每个月限量拍卖车牌号。然而, 购车欲望远远得不到满足, 车牌号最低标价涨到了4000美元。即便如此, 公路上耗油的汽车仍然在成倍增长, 它们威胁到了环境, 甚至会重塑全球的石油经济。
现在北京正兴起“ 免下车”电影院。富有的雅皮士们组队驾驶越野车到长城做短途旅行。有些人则每个周末组织汽车赛。报刊亭里各色的汽车杂志上面刊登着各色国产或进口样车的图片, 读者可以一饱眼福。有车族形成了新型的通勤阶层。他们开车从郊区宽敞、现代的家到市中心的办公室。丹麦某食品添加剂公司的经理说:“ 我喜欢驾30分钟的车到上海市中心办公。”他和他的妻子以及襁褓中的儿子住在一个被冠名为“ 长岛”的封闭式社区里。周边的景色美化得无可挑剔, 房屋有法式的、意大利式的和英国都铎式的。“ 可能每天打的士更便宜, ”他坦言:“ 但是这样我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