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2014•威海)若a3=8,则a的绝对值是( )
A. 2 B. ﹣2 C. D. ﹣
考点: 立方根;绝对值
分析: 运用开立方的方法求解.
解答: 解:∵a3=8,
∴a=2.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开立方的知识,关键是确定符号.
2.(3分)(2014•威海)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x2÷x2=2x B. (﹣a2b)3=﹣a6b3 C. 3x2+2x2=5x2 D. (x﹣3)3=x3﹣9
考点: 整式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菁
分析: 根据单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计算,再根据系数相等,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以及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求解即可.
解答: 解:A、2x2÷x2=2,选项错误;
B、(﹣a2b)3=﹣a6b3,选项错误;
C、正确;
D、(x﹣3)3=x3﹣27﹣9x2+27x,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除单项式,以及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正确记忆法则是关键.
3.(3分)(2014•威海)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中不含因式x﹣1的是( )
A. x2﹣1 B. x(x﹣2)+(2﹣x) C. x2﹣2x+1 D. x2+2x+1
考点: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 分别将各选项利用公式法和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 解:A、x2﹣1=(x+1)(x﹣1),故此选项错误;
B、x(x﹣2)+(2﹣x)=(x﹣2)(x﹣1),故此选项错误;
C、x2﹣2x+1=(x﹣1)2,故此选项错误;
D、x2+2x+1=(x+1)2,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公式法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
4.(3分)(2014•威海)已知x2﹣2=y,则x(x﹣3y)+y(3x﹣1)﹣2的值是( )
A. ﹣2 B. 0 C. 2 D. 4
考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原式去括号合并后,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 解:∵x2﹣2=y,即x2﹣y=2,
∴原式=x2﹣3xy+3xy﹣y﹣2=x2﹣y﹣2=2﹣2=0.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5.(3分)(2014•威海)在某中学举行的演讲比赛中,初一年级5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这5名选手成绩的方差( )
选手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平均成绩 |
得分 | 90 | 95 | █ | 89 | 88 | 91 |
A. 2 B. 6.8 C. 34 D. 93
考点: 方差
分析: 首先根据五名选手的平均成绩求得3号选手的成绩,然后利用方差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解答: 解:观察表格知道5名选手的平均成绩为91分,
∴3号选手的成绩为91×5﹣90﹣95﹣89﹣88=93分,
所以方差为:[(90﹣91)2+(95﹣91)2+(93﹣91)2+(89﹣91)2+(88﹣91)2]=6.8,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计算,牢记方差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3分)(2014•威海)用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几何体,要求每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至少有两种视图的形状是相同的,下列四种摆放方式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考点: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图形.
解答: 解:A、此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字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此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此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此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俯视图是,左视图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关键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
7.(3分)(2014•威海)已知点P(3﹣m,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可得不等式,根据解不等式,可得答案.
解答: 解:已知点P(3﹣m,m﹣1)在第二象限,
3﹣m<0且m﹣1>0,
解得m>3,m>1,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不等式的解集,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8.(3分)(2014•威海)如图,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AOB的正弦值是( )
A. B. C. D.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分析: 作AC⊥OB于点C,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和AB的长,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 解:作AC⊥OB于点C.
则AC=,
AB===2,
则sin∠AOB===.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9.(3分)(2014•威海)如图,在△ABC中,∠ABC=50°,∠ACB=6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BC的平分线BD与∠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连接AD,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BAC=70° B. ∠DOC=90° C. ∠BDC=35° D. ∠DAC=55°
考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求出∠BAC=7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O,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OB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DOC=∠AOB,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CO,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BDC,判断出AD为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然后列式计算即可求出∠DAC.
解答: 解:∵∠ABC=50°,∠ACB=60°,
∴∠BAC=180°﹣∠ABC﹣∠ACB=180°﹣50°﹣60°=70°,故A选项结论正确,
∵BD平分∠ABC,
∴∠ABO=∠ABC=×50°=25°,
在△ABO中,∠AOB=180°﹣∠BAC﹣∠ABO=180°﹣70°﹣25°=85°,
∴∠DOC=∠AOB=85°,故B选项结论错误;
∵CD平分∠ACE,
∴∠ACD=(180°﹣60°)=60°,
∴∠BDC=180°﹣85°﹣60°=35°,故C选项结论正确;
∵BD、CD分别是∠ABC和∠ACE的平分线,
∴AD是△ABC的外角平分线,
∴∠DAC=(180°﹣70°)=55°,故D选项结论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定理和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0.(3分)(2014•威海)方程x2﹣(m+6)+m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x1+x2=x1x2,则m的值是( )
A. ﹣2或3 B. 3 C. ﹣2 D. ﹣3或2
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
分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有:x1+x2=m+6,x1x2=m2,再根据x1+x2=x1x2得到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进一步由方程x2﹣(m+6)+m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出b2﹣4ac=0,求得m的值,求相同的解解决问题.
解答: 解:∵x1+x2=m+6,x1x2=m2,x1+x2=x1x2,
∴m+6=m2,
解得m=3或m=﹣2,
∵方程x2﹣(m+6)+m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4ac=(m+6)2﹣4m2=﹣3m2+12m+36=0
解得m=6或m=﹣2
∴m=﹣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同时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x1+x2=﹣,x1•x2=.
11.(3分)(2014•威海)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
①c=0;②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③当x=1时,y=2a;④am2+bm+a>0(m≠﹣1).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解答: 解:抛物线与y轴交于原点,c=0,故①正确;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故②正确;
当x=1时,y=2a+b+c,
∵对称轴是直线x=﹣1,
∴,b=2a,
又∵c=0,
∴y=4a,故③错误;
x=m对应的函数值为y=am2+bm+c,
x=﹣1对应的函数值为y=a﹣b+c,又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a﹣b+c<am2+bm+c,即a﹣b<am2+bm,
∵b=2a,
∴am2+bm+a>0(m≠﹣1).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a≠0)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12.(3分)(2014•威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Rt△OA1C1,Rt△OA2C2,Rt△OA3C3,Rt△OA4C4…的斜边都在坐标轴上,∠A1OC1=∠A2OC2=∠A3OC3=∠A4OC4=…=30°.若点A1的坐标为(3,0),OA1=OC2,OA2=OC3,OA3=OC4…,则依此规律,点A2014的纵坐标为( )
A. 0 B. ﹣3×()2013 C. (2)2014 D. 3×()2013
考点: 规律型:点的坐标
专题: 规律型.
分析: 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OA2=OC2=3×;OA3=OC3=3×()2;OA4=OC4=3×()3,于是可得到OA2014=3×()2013,由于而2014=4×503+2,则可判断点A2014在y轴的正半轴上,所以点A2014的纵坐标为3×()2013.
解答: 解:∵∠A2OC2=30°,OA1=OC2=3,
∴OA2=OC2=3×;
∵OA2=OC3=3×,
∴OA3=OC3=3×()2;
∵OA3=OC4=3×()2,
∴OA4=OC4=3×()3,
∴OA2014=3×()2013,
而2014=4×503+2,
∴点A2014在y轴的正半轴上,
∴点A2014的纵坐标为3×()2013.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通过从一些特殊的点的坐标发现不变的因素或按规律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也考查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