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4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l 8小题,共94分)
【物理部分】
27.(4分)作为“济南泉水节”主题活动之一的济南第14届龙舟大赛将于201 3年7月中旬在大明湖景区举办。赛龙舟时,龙舟上传来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直奔终点,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28.(4分)小明学习了机械能的知识后,利用橡皮筋、木板、瓶盖等制作了右图所示的抛掷乒乓球的装置。使用时,将乒乓球装入瓶盖,用手指按下抛掷杆,这时橡皮筋被拉长(图甲),这个过程中抛掷杆干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当松开手指,乒乓球被抛出(图乙),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乒乓球的动能。
29·(4分)报纸上有一篇题为“电器待机‘偷电’多少,你知道吗?”的文章,配有右图所示的一幅插图。图中正在使用一种叫“电力监测仪”的测量工具对计算机显示器进行测量。小明根据插图中“电力监测仪”显示屏显示的内容判断出此时测量的是显示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物理量名称)。小明还注意到插图边的文字说明存在科学性错误,正确的文字说明应该是:“显示器待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为了纪念物理学家为物理学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物理学中常把一些物理学家的名字规定为物理量的单位,这样的物理量几乎遍及物理学的各个分支。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再各写出一组用物理学家的名字作单位的力学物理量和电学物理量及其单位。
力学物理量及其单位 | 电学物理量及其单位 |
力(牛顿) | 电流(安培) |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 |
31.(3分)当二传手将重2.7N的排球托起后,排球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在左下图中画出排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32.(3分)小强家在装修时,某个房间内需安装电灯和电扇各一个。在右上图的虚线框内已给出了进入该房间的火线和零线,请设计并画出该房间的电路图(电扇用电动机的符号表示)。
33.(8分)一箱饮品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右图所示。其包装箱上标识的相关名词含义如下:“毛重”是包装箱及其内部所有物品的总质量;“净含量”是包装箱内所装饮品的总质量;“数量”是每瓶内饮品的体积及包装箱内饮品的瓶数;“尺寸”是包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请根据包装箱上标识的内容,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kg):
(1)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3)该箱内所装饮品的密度多大?
(4)饮品包装箱上印有多种标志,右下角的标志是“堆码重量极限”,它表示允许压放在该箱饮品上的货物的最大质量。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包装箱设置“堆码重量极限”的原因。
34.(8分)小明发现自己家汽车照明大灯的灯泡内有两根灯丝,一根是功率较小的近光灯丝(主要用于照亮前方较近的路面),另一根是功率稍大的远光灯丝(主要用于照亮前方较远的路面)。当控制手柄拨到“近光”位置时,近光灯丝正常发光;当控制手柄拔到“远光”位置时,近光灯丝和远光灯丝同时正常发光。该灯泡上标有“l2V60W/54W”的字样,通过计算回答:
(1)当控制手柄拨到“近光”位置时,通过近光灯丝的电流多大?
(2)近光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多大?
(3)小明爸爸驾车在郊区道路上行驶,将控制手柄拨到并保持在“远光”位置5分钟,这段时间内一个照明大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4)说明这种灯泡内两根灯丝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并简述理由。
35.(6分)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本实验中,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非常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
(2)实验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组通过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8℃,他想这可能是由于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造成的。但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其他组测得的水的沸点都是l00℃,于是否定了自己刚才的想法。小亮否定自己刚才想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亮重新审视并确认自己小组的操作没有问题后,猜想可能是自己组使用的温度计
有问题导致了较大的误差。请你帮助小亮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6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常见的白炽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图甲所示为小丽、小军、小梅三位同学与老师讨论这一现象时的情景。
(1)图甲中,小军发表的观点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小梅同学的猜想,他们讨论形成了一个问题:电流一定时,导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
的热量与它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于是,小丽和小梅从实验室找来了煤油、两只规格相同(带有密封塞)的烧瓶、两根两
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两根阻值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等器材,并组装出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2)在小丽和小梅的实验装置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电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3)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但它变化时引起的其他物理
量的变化却易于直接观察或测量,就可以像小丽和小梅这样用易于观测的量来反映不易直接
观测的量。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一物理学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通过等大的蜡烛与虚像重合来确定虚像的位置和大小
B.在研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远近说明钢球动能大小
C.在研究电压作用时,通过水压是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
D.在研究电磁铁磁性时,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4)小军看了小丽和小梅的实验装置后认为,用温度计代替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实验效果会更好。于是,他们拆除了密封塞和玻璃管,将合适的温度计悬挂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开始实验。
在上述改进中,他们遗漏的一个重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分)八年级6班的同学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由物体上的刻度线显示出来。小刚通过实验得到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
表一
实验 次数 | 酒精的密度 ρ/(kg/m3) | 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V/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 F/N | 浮力 F浮/N |
1 | 40 | 2 | 1.7 | 0.3 | |
2 | 0 8x103 | 50 | 2 | 1.6 | 0.4 |
3 | 60 | 2 | 1.5 | 0.5 |
(1)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刚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在和小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强虽然和自己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沦,但实验中使用的液体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并不完全一样。表二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二
实验 次数 | 水的密度 ρ/(kg/m3) | 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V/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 F/N | 浮力 F浮/N |
1 | 40 | 2 | 1.6 | 0.4 | |
2 | 1 x103 | 50 | 2 | 1.5 | 0.5 |
3 | 60 | 2 | 1.4 | 0.6 |
他们在对两人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浮力的大小除了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
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在对比两人数据时他们还发现,即使在不同液体中,物体也能受到一样大的浮力。
而且浮力大小相等时,洒精的密度小,排开酒精的体积就大;水的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就
小。受此启发,小强提出了关于浮力大小的一个新的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于是,两人又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
读数F 1、F2、F3、F4之间都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由此验证了小强新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后发现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和阿基米德原理是一致的。
(5)阿基米德原理作为浮力的普遍规律,表一、表二中的实验数据都应符合这一实验结
论。小刚却发现表一中1、3两次数据与这一实验结论并不相符。他与小强仔细分析后认为,
这是由于实验中测量存在误差引起的。请写出一个引起测量误差的具体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