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2.B3.D4.B5.C6.A
二、文化积累
7.(1)江入大荒流
(2)但使愿无违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名著导读
(1)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的入侵;格列佛拒绝了利里浦特国王“把剩余的敌舰全部牵引到本国港口”的无理要求;不来夫斯古与利里浦特缔结合约。
(2)格列佛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权势,有外交能力,有正义感的人。
三、文章阅读
(一)小小说
9.(1)情绪低落;(2)怒火爆发;
(3)冷静;
(4)更加平静;
(5)幸福得差点晕倒;
(6)意外激动
10.经理得知关系户要留下,总部要把“我”调走,心里很不高兴;经理肩负着考察“我”的使命
11.“我”是一个懂得感恩,有责任感,有理智的人。
理由:①公司虽然辞退了“我”,但“我”却感谢公司给“我”工作和生活的经验;②“我”虽然离开了公司,但“我”却不能给客户平添麻烦;③即使客户们说公司不好,“我”仍然极力维护公司的声誉。
答为“宽容”“不计前嫌”,“有责任感”答为“正直”也同样给分。
12.(1)“挤”形象地表现了“我”认定经理正用多次“责问”的办法逐步将“我”排斥(排挤)出公司的行为;
(2)“转嫁”表现了“我”不能将自己与经理的个人恩怨转加(转移)到公司身上的理智行为。
13.①无论是去是留,都要对公司和客户负责;②不能将个人恩怨转嫁到公司身上;③理性应对职场中的突发事件;④真心付出就会有良好的回报;⑤对他人对公司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议论文
14.见义勇为是社会上最美的“正能量”。文章通过引用名言及列举传统戏曲中众多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象引出中心论点。
15.文章先引用名言、列举英雄形象引出中心论点;然后通过讲道理(或正反对比)、摆事实(举例子)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正能量’多多益善”的结论。
16.无私奉献、正直善良、见义勇为;示例:鹤峰县坚守高寒山区乡村教育的最美女教师邓丽。
17.事例论证(举例子)。用具体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见义勇为是社会上最美的‘正能量’”这一中心论点。
(三)文言文
18.(1)通“举”,推举,选举;
(2)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
(3)顺着,沿着;
(4)离开。19.(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20.(1)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
(2)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3)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
21.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四、诗歌欣赏
22.(1)运用比喻,诗人抓住“新月”与“小船”外形上“弯弯”这一共同特征,将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引子,后面内容都围绕这两句诗(或引出诗歌后面内容)。
(2)花香、夜暖、春天,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23.(1)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
(2)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五、语言实践
24、综合性学习
(1)我一心想往的中国梦,就是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人所描绘的国治民安的太平盛世。
(2)示例一:大河上下华夏(或“神州”)魂(或“情”);示例二:大江南北神州(或“华夏”)情(或“魂”)。
(3)参考答案略
25.口语交际
示例:大家好!这样过马路很危险,也会造成交通堵塞,城市交通秩序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大家耐心等候。交通“红绿灯”是城市文明的“照明灯”,又是整个社会文明的“红绿灯”。我们还是等绿灯亮了再过吧!
六、个性表达
26.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