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解析】燃烧条件有可燃物、助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若证明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则需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助燃物、可燃物两个条件不变,即通入空气与白磷接触,只改变温度。得到现象白磷在冷水中不燃烧,在热水中燃烧,可证明结论。
23. 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①②
③
④
A. 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 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
D. 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答案:B【解析】氢氧化钠加水稀释,PH值会随水加入量的增加逐渐靠近7.0,不会小于7.0。A不正确。镁铁均足量,稀硫酸等量,②图中氢气产生量是相等的。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与铁,所以没得反应速度比铁快。所以B正确。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和
在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③沉淀质量在原点O出开始增加。C不正确。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与催化剂是否加入无关。
24.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答案:C【解析】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说明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属于氧化反应的其他反应类型则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比如镁与氮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没有氧气参加。选项B中也可举反例,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组成,均是单质,但两者混合后形成混合物,不是单质。选项D中,复分解反应是必定会生成盐的,但是盐不是都有复分解反应得到的,或者其他反应也可能生成盐,如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2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m | 8 | 6 |
反应后质量/g | 4 | 待测 | 28 | 2 |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待测”数值一定为2 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答案:D【解析】甲减少16g,丙增加20g,丁减少4g,所以甲与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甲丁减少的质量之和等于丙增加的质量。可判断乙前后质量不变,为催化剂或者溶剂(如水、汽油等)。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5。铜与氧气反应在氧气不足时会生成氧化亚铜,反应方程式为各物质质量之比为
,氧气充足时产生氧化铜,方程式为
,各物质质量之比为
,题中三物质质量比为
,氧气充足时与通的反应符合条件。
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共17分
26.(4分)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硅原子 ; (2)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 ;(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2)
(3)
(4)
【解析】该题考擦化学符号的掌握,2个硅原子,即在硅原子符号前加2。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是甲烷分子,硝酸亚铁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标注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要在元素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27.(3分)从C、O、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1)要使舞台上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象可用 ;
(2)可用来填充灯泡的气体 ;(3)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 。
答案:(1)(2)
(3)
【解析】舞台用干冰气化吸热使空气降温生成水雾的原理来制造场景。氮气可做保护气填充灯泡。农业复合肥是指包含N、P、K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
28.(5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答案:(1)吸附沉降(2)引流(3)煮沸(4)20ml,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解析】明矾做絮凝剂加入水中用于吸附沉降悬浮在水中的固体不容小颗粒。电解水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氧气。导线中电流流向阳极,所以阳极为正极,阴极为负极。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根据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可以推断反应物中元素的种类。
29.(5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已知A是单质;C是红棕色固体;E是水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的盐。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
(2)由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C转化为A的原理在工业上常用于 。
答案:(1),
(或
)
(2)
(或者);炼铁。
【解析】A为单质、C为红棕色固体,且C能反应生成A,所以C为三氧化二铁,A为铁。E是显碱性的盐,为钾或者钠的碳酸盐。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类别物质,D为酸,B为碱。
三、简答题: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30.(4分)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 、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写序号)。
①菠菜 ②鸡蛋 ③花生油 ④米饭 ⑤牛奶
(2)人体缺 会得夜盲症。目前市场上有“加铁酱油”、“补钙剂”、“加碘食盐”等,这些铁、钙、碘应理解为 (填写序号)。
①原子 ②分子 ③元素 ④单质
答案:(1)糖类,② ⑤(2)维生素A,③
【解析】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菠菜中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鸡蛋、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花生油富含油脂,米饭富含糖类。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眼睛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夜盲症。
31.(4分)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答案:(1)= (2)b>a>c (3)75g(4)降温(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由图中曲线可知,在t1时,b与c的溶解度相等。在t2时,b的溶解度最大,a次之,c溶解度最小。随着温度的增加,b溶解度增加较大,a溶解度增加较小,c溶解度降低。b中含有a时,高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时,b会大量析出,a的析出量很少。
32.(7分)2012年1月,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龙江河发生了镉浓度超标事件。根据该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研讨活动。
查阅资料: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
(一)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 镉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铜与银 |
取适量铜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 , | 铜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银 |
实验结论:活动性顺序:镉>铜>银
(二)对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讨论
小聪认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烧碱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敏认为该方案虽然有效,但有缺陷,原因是 。受小聪与小敏启发,你认为可以用 (写俗称)代替烧碱。
答案:(一)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铜金属表面出现一层银白色固体。
(二)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熟石灰
【解析】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可知,镉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硝酸银会发生置换反应。银被置换出来,同时在溶液中铜离子显蓝色。
氢氧化镉难溶于水,所以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可以比照氯化铜或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来写。氢氧化钠碱性太强,具有腐蚀性,且在水中溶解度大,容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在处理受污染的酸性水或者除水中铁、铜、镉等金属离子时,最佳选择是加入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