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口语:Achilles Heel (致命的弱点)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除极少数从小酷爱英语的学生以外,中国学生口语分数大多惨不忍睹,通常20分便算高分了。这并不是中国学生不聪明或者学不好口语;恰恰相反,中国学生大面积的GRE,SAT高分,让我们对中国学生的智商有着足够的信心。归根结底,中国学生口语障碍源于学校教育方式和应试制度的弊端。在中小学的英语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机会少得可怜;在中国的考试中,无论是中考、高考、四级、六级、考研,口语的检测总是无一例外 “杯具”地被忽略。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说英语时“不敢张嘴,张不开嘴的”恶果。
很多学生总是抱怨练不好口语的原因是缺乏语言环境,殊不知最好最有效的练习口语的方法就是复述。新概念三册中大部分的叙事文章,例如第5、6、13、15、16、31、33等课,都是很好的复述素材。复述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先听课文录音1-2遍(可以根据自己听力水平调整),然后用自己的话给自己讲一遍;第二步阅读一遍课文,把听力中没有听懂的部分弄明白后再讲一遍。这种预习方式,训练了学生听、读、说的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恰恰是iBT考试口语部分第3、4题考查的能力。
新概念三册这本教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训练素材,也提供了很多经典模板。例如31课人物描写的模板、12和41课对比论证的模板、以及59课兴趣爱好的模板。利用我们31课第一段提炼出来的描述人“先否后肯”模式的模板,回答这道托福真题简直易如反掌:Choose a teacher you like and explain why you like him or her. Include specific details in your statement. 地道的结构和流利的英语(模板框架要求熟背,考试时方能出口成章)会让ETS考官不给你高分都会有罪恶感。再如,59课最后一段列出了“收藏”这项爱好的五重好处,即:休闲娱乐、增长知识、结交好友、周游世界、建立自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任何有益的爱好都不外乎这几点好处,也就是说,在描述我们爱好及其优点的时候,就可以把这几点套用上去。于是,学过这课的同学在iBT考试现场考到这道题时一定会暗暗窃喜:Describe a hobby you enjoy most. Include reasons and details to support your response.
2. 听力:摆脱“个位分数”杯具
所谓“听口不分家”,听力也是学生们头疼的项目。并且,随着考试形式的转变,新托福听力不仅对理解的过程要求苛刻,同时对考生的短时记忆和笔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听力得了个位分数的惨剧时有发生。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听力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细节题上,因为主旨题即使有几个词甚至一两句没有听懂,往往不影响整个篇章的理解,也能做对主旨题。因此,我除了强调每次课前预习的听力训练,从而锻炼学生理解概括大意的能力之外,还在第9课重点训练“数字”的听辨、第27课综合训练“数字、人名、地名”等细节的听辨能力,并以此为例,系统讲解听力“笔记法”,这是在iBT听力部分先听文章后做题的题型中取得高分至关重要的能力。
3. 写作:通向“圆满”之路
写作和口语的共通之处在于其都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学生写作中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三点:单词、语法、语篇。
首先,在新概念三册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积累大量高级词汇来替换低级用词。例如,表达“大的”这个意思,绝大多数同学都只能说出big, large, huge。然而,第10 课的titanic, 17课的Immerse,enormous,19课的considerable, 21课的tremendous都是更准确更漂亮的说法。此外,诸如 “迷人”,“总是、经常”,“我认为”,“A比B重要”等很多表达法也能让我们替代以前陈旧的表达方式,不胜枚举。
其次,对于新概念三册课文中很多高级语法的讲解,都是从功能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切实用在考试写作中。例如第1课的同位语从句、第6课的独立主格、第29课的主语从句,这些语法的正确运用无疑是写作考试中的亮点。
再次,从篇章角度看,对于占到iBT写作185题库3/4的对比逻辑的文章,我们可以结合12、27、29、41这几课对比模板轻松应对。此外,第3, 5, 6, 7, 17, 39等十几篇课文中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漂亮地道的亮点句型,对亮点句型的模仿和学习是iBT作文通向“圆满”之路的必备利器。
4. 阅读:托福高分开门红
阅读是iBT考试中的第一项,其答题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考试的心情乃至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阅读一向是中国学生的强项,因为在从小到大的考试中我们都在做阅读,因此可能是四项中问题最少的,但也不乏很多徘徊在20分以下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英文阅读方法。在新概念三册中,第17课是讲解和练习Skimming (略读) 和Scanning (查读)的经典文章。而下半册中,第51和55课是典型科技类文章的阅读,也是最接近新托福考试真题的文章。以这两篇为例,我们可以从英汉思维和语言的差异角度深度剖析了科技类文章的逻辑,旨在希望广大考生们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其实很简单,只是要准确地分出那些需要详读、略读、不读的句子和段落即可,而绝不是囫囵吞枣一般地迅速移动视线。
“咱出国就要去好大学,”这是我听到的家长和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但是,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却总是那么遥远。
美国名校对于iBT的底线要求通常是100以上,而如果要比较有竞争力就需要105甚至110以上(当然,不同专业要求也不同,例如哥大和南加州的新闻专业最低要求114)。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目睹了太多真实案例,很多学生报了几次出国考试的培训班,从基础班,到强化班,到冲刺班,再到点题班,有的甚至同样的班型听2-3次,但是托福考来考去仍然只有几十分,我作为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切实感到担忧和着急。
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考试类课程老师分析考试规律,讲解考试技巧,为考生提供了考试制胜法宝。然而,考试终究是以实力为本,缺乏实力考试技巧再好也难以运用。即使北美名师也是反复强调实力的重要性以及投机的弊端。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案例:英语水平很好的同学,即使iBT裸考也能取得非常漂亮的分数。这也是为什么我曾经的一位听了两遍新概念三册的助教在复习9天后iBT取得110分的好成绩时我并不感到十分差异。因为,我坚信,考试是八分实力+两分技巧,只有提高实力并辅以合理的考试技巧才是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唯一途径。
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新概念三册,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好新概念,iBT成绩一飞冲天不是梦想。
愿每个心怀梦想的人都能鼓起勇气去拼搏,用激情和汗水燃烧自己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