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课堂
网络拉近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其中也包括师生间的距离。
现在正值暑期,温洁一边旅行,一边通过网络课堂修习3门选修课。这是她所在的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特殊的夏季课制度,是依托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而设立的。
温洁介绍说:“任课老师把课程资料都上传到共享平台上,学生自行下载并学习、讨论,作业都有严格的提交时间和提交标准,因此学习质量和效率都是能够保证的。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在讨论平台上同老师、同学交流。虽然大家身在各地,但课堂的气氛依旧很热烈。”
自主安排学习,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虽然温洁也觉得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但能够坚持下来,收获肯定是巨大的。
最温暖的课堂
留学生与国外老师间的交流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很多时候,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帮助学生,同时也扮演了人生导师的角色。
路子扬还记得某次期中考试过后因为担心最终成绩,他主动找迈克聊天,一直从晚8时半聊到晚10时,迈克耐心地倾听了路子扬的困惑,并且指导他如何着手查找所需要的资料,从论文的结构、切入点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与建议。
他们从学校一路聊到地铁站仍然意犹未尽。路上迈克鼓励路子扬,继续磨练自己的演讲能力“不要怕出错,放手去做,提高自己”。
在听到路子扬向迈克转达父母对于其讲课方式的喜爱时,“迈克笑得就像个小孩子,感觉他差一点就要跳起来了。”
在一次次这样真心的交流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师生之间变得越发信任与亲密,迈克也会时常给同学们一些关于人生的建议,他所强调的拓宽思路让路子扬感悟到了很多道理。“迈克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在生活上也一样受用。”
路子扬活跃的思维同样来自于迈克老师的真传,在接受采访时,他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给了笔者很多启发,从言谈之中,能够清楚地显见他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而他的不一样的见解也的确得益于多元的思维和教学方式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