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0.(2012•菏泽)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从而损害他人健康.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场所里烟雾弥漫属于 扩散 现象,这个现象表明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
考点: 扩散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 解:吸烟时产生的废气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扩散;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能用扩散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1.(2012•菏泽)著名的帕斯卡实验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说明: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 .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由帕斯卡裂桶实验的原理可知,用很少的水可以使密封的桶裂开,从而可得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解答: 解:
帕斯卡实验中,只用了很少一部分水,结果桶却裂开,说明桶裂开不是因为水的质量和体积,其裂开的原因是因为液体高度很高,产生了较大的压强.这一实验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
故答案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
点评: 液体压强的大小是由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决定的,与液体的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液体质量大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12.(2012•菏泽)能有效避开雷达探测的飞机被称为“隐形飞机”,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 增强 (填“增强”或“减弱”)对电磁波的吸收;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飞机时,被飞机反射回雷达设备的电磁波强度 减弱 (填“增强”或“减弱”).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其首先向外发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碰到前方物体后发生反射,即雷达通过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情况判断前方的物体情况.所以该题可以据上面所说的雷达的工作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 解:现代的“隐形飞机”之所以能够避开雷达的探测,其原因在于隐形飞机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使得雷达受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发生变化,即导致雷达无法根据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判断前方物体;同时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这种形状能够减弱电磁波的反射.
故答案为:增强;减弱.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知识在雷达上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了解雷达工作时的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3.(2012•菏泽)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对太阳光有 会聚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考点: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后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 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点评: 此题联系实际考查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物理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同学们要注意思考、积累.因此在森林中旅游,导游向你建议,不要随意丢弃玻璃瓶,就是这个道理.
14.(2012•菏泽)小贝家里购买了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若该热水器里面装有温度为10℃的水30kg,经过阳光照射后,水温升高到45℃,在这一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4.41×106 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考点: 热量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 解:
Q吸=cm△t
=4.2×103J/(kg•℃)×30kg×(45℃﹣10℃)
=4.41×106J.
故答案为:4.41×106.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时注意温度升高了(△t)与升高到(末温)的区别.
15.(2012•菏泽)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40 km/h.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图求出汽车的运行时间t与路程S,由速度公式v=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
由图知车的运动时间:
t=12h25min﹣9h25min=3h,
车走的路程:
s=27582km﹣27462km=120km,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
v==
=40km/h.
故答案为:40.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由图中的仪表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解.本题运用课堂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