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5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6.(2012•菏泽)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解:(1)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液体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
(2)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虚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如图所示:
点评: 在光路图中,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画折射光路时,一定注意光从哪种介质进入哪种介质.
17.(2007•苏州)如图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加在裁纸刀上的动力为F,支点在O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并用L标明.
考点: 力臂的画法。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题中告知了杠杆的支点和动力F的示意图,而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因此过支点做力的作用下的垂线段即可.
解答: 解:首先作力F的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作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标出力臂的符号,答图如下: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画力臂时关键是要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18.(2012•菏泽)如图所示,关于“自来水笔写字,墨水沿笔尖缓缓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小红认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可小明认为是因为“墨水重力“的作用.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写出你的做法、依据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1)验证“墨水缓缓流出来与大气压是否有关”.
(2)验证“墨水缓缓流出来与墨水的重力是否有关”.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重力。
专题: 设计与制作题。
分析: (1)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墨水缓缓流出来,是由于外界的大气压大于签字笔内部的气体压强,这样把墨水压出来的,然后才可(用手)堵住笔芯的开口处(或密封),
验证即可.
(2)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可将将笔尖向上写一会字,观察现象即可.
解答: 解:(1)墨水之所以会缓缓流出来,是由于外界的大气压大于签字笔内部的气体压强,这样把墨水压出来的,所以(用手)堵住笔芯的开口处(或密封),写一会字,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大气压有关;否则,与大气压无关.
(2)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所以可将笔尖向上写一会字,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重力有关;否则,与重力无关.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中考时经常使用的就是这种考查方式,总之,此题属于难题.
19.(2012•菏泽)实验室内所用导线很短,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但长距离输电需要两条输电线,输电线的电阻则不能忽略不计.当输电线某处发生短路时,整个输电线路的电阻会发生改变.已知每米输电线的电阻是0.01Ω.
(1)请你利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为检修人员设计一个检修电路(器材和仪表任选),可以根据仪表的示数进行有关的计算,以确定输电线短路的位置,便于检修人员迅速赶往短路所在位置排除故障.
(2)计算“短路点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的表达式为: L= .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图设计。
专题: 应用题;动态预测题。
分析: (1)只要测出导线电阻的大小就可测出导线的长度,导线的长度是两地的距离的2倍,要求电阻的大小就必须测出导线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导线两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即可测出导线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从而判断出故障发生地距甲地的距离.
(2)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可求此时导线的电阻,进一步求出故障发生地距甲地的距离.
解答: 解:(1)如图电压表并联在导线两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2)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
导线的电阻R=,
所以导线的长度为S==
,
导线的长度是两地距离的2倍,所以两地的距离是导线长度的一半,
两端距离为L==
.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L=.
点评: 本题考查电路图的设计和距离的计算,难点是根据题意设计电路图,容易出错的是两地的距离,要知道导线的长度是两地距离的2倍.
四、计算与应用:(本题分4小题,共2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2012•菏泽)2011年7月26日6时12分,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体积约为50m3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次下潜至5038.5m,顺利完成本次5000m级海底试验主要任务,这就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可以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包括通过摄像、照相对海底资源进行勘查、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检测等任务.“蛟龙”号下潜到5000m深处时,(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g=10N/kg)求:
(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的压强.
(2)潜水器所受的浮力.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已知下潜的深度和海水的密度,根据p=ρgh求出潜水器受到的海水的压强;
(2)当潜水器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所受的浮力.
解答: 解:(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0N/kg×5000m=5.15×107Pa;
(2)潜水器所受的浮力:
F浮=ρgV排=1.03×103kg/m3×10N/kg×50m3=5.15×105N.
答:(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的压强为5.15×107Pa;
(2)潜水器所受的浮力为5.15×105N.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所受浮力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21.(2012•菏泽)通过灯泡L1与L2的电流随其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求:
(1)当L2中通过的电流为0.3A时,L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2)若L1、L2串连接在电源上,通过L2的电流为0.5A,此时L1的电阻为多大?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 (1)先根据图象得出当L2中通过的电流为0.3A时通过的电流,再根据P=UI求出消耗的电功率;
(2)当L1、L2串连接在电源上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路特点可知通过L1的电流,根据图象得出对应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L1的电阻.
解答: 解:(1)当L2中通过的电流为0.3A时,从图象可知:U2=1V,
L2消耗的电功率:P2=U2I2=1V×0.3A=0.3W;
(2)因为L1与L2串联,
所以I1=I2=0.5A,
从图象中可知:U1=6V,
R1==
=12Ω.
答:(1)当L2中通过的电流为0.3A时,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W;
(2)若L1、L2串连接在电源上,通过L2的电流为0.5A,此时L1的电阻为12Ω.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根据图象得出相对应的电流和电压.
22.(2012•菏泽)请用已经量的符号表示下列机械的有用功和总功
机械 已知条件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抽水机 电源电压U、通过电动的电流I、通过时间t、抽水高度h、抽水的质量m mgh UIt
如左图:
用力F将重G的物体匀速移动s,物体受到的摩力是f fs 3Fs
考点: 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
专题: 信息给予题。
分析: (1)抽水机在工作时,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知道抽水的质量、抽水高度和通过时间,可利用公式W=Gh=mgh计算出有用功;消耗的电能为总功,知道电源电压、通过电动的电流和通过时间,可利用公式W=UIt计算出总功.
(2)从图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绳子末端拉力做的功为总功,知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可利用公式W=fs物计算出有用功;而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拉着物体,知道物体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计算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又知道绳子末端的拉力,再利用公式W=FS计算出总功.
解答: 解:(1)∵抽水的质量为m,抽水高度为h,通过时间为t,
∴有用功为:W有用=Gh=mgh:
又∵电源电压为U,通过电动的电流为I,通过时间为t,
∴总功为:W总=UIt.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
∴有用功为:W有用=fs.
又∵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拉着物体,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为3s,
而绳子末端的拉力为F,
∴总功为:W总=F3s=3Fs.
故答案为:mgh;UIt;fs;3Fs.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要结合题意明确对谁做的功为有用功,对谁做的功为总功.特别是当滑轮组水平放置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绳子末端拉力做的功为总功.
23.(2012•菏泽)能源技术的创新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能源危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反过来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中学生,你会发现周围很多能量白白浪费了,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将一些能量转化为电能:
(1)请你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两个不需要消耗燃料的发电方式: 太阳能发电 、 风能发电
(2)大海海面波浪起伏,你想过将波浪所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灯塔供电吗(提示:地磁场磁性太弱)?请回答下列问题:
A.这一设想依据的原理是: 电磁感应
B.需要的器材:除导线、开关外,还需要两个关键器材: 磁体 、 线圈
C.怎么实现你的设计?
考点: 新能源;电磁感应。
专题: 信息给予题;设计与制作题。
分析: (1)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有的已被大规模开发和广泛利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称常规能源;还有一些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是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被通俗地称为新能源,可从这一角度进行解答.
(2)目前发电机的原理都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因此,也可通过这一原理利用一定的器材,同样实现利用波浪的机械能来转化为电能,为灯塔供电.
解答: 解:(1)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等发电,不需要浪费燃料.
故答案为:利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合理即可)
(2)A.传统发电机的原理都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即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从原理的角度分析,为了实现电磁感应现象,必须还要有另外的磁体(地磁场磁性太弱)和线圈才行.
C.将磁极和线圈中的任一个固定在塔座上,另一个随波浪起伏,让线圈切割磁感线,这样在闭合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一电流可提供给灯塔照明.
故答案为:A、电磁感应;
B、磁体(或磁铁);线圈(或导体);
C、将磁极和线圈中的任一个固定在塔座上,另一个随波浪起伏,让线圈切割磁感线.
点评: (1)要求不消耗燃料而发电,因此,必须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角度来考虑,这样便可顺利解决;
(2)解决本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发电的原理,即电磁感应现象,这一点应该不难想到,在此基础上再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即可设计出可行的方案,此题知识虽不难,但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