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选对的得3分,不选、多选或选错的均得0分)
1.(3分)(2013•玉林)安装在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测量的是( )
A. 电能 B. 电压 C. 电阻 D. 电流
考点: 电功的测量.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电能表测量的是一段时间内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解答: 解: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故A正确;
B、电压需要用电压表测量,不能用电能表测量,故B错误;
C、电阻应该用欧姆表测量,不能用电能表测量,故C错误;
D、电流应该用电流表测量,不能用电能表测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能表的作用,对常见仪表、仪器、工具要知道它的用途,并会正确使用.
2.(3分)(2013•玉林)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 松香 B. 沥青 C. 玻璃 D. 海波
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食盐、固态的酒精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
解答: 解:松香、沥青、玻璃都是非晶体,海波是晶体.
故选D.
点评: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
3.(3分)(2013•玉林)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手影 | B. | 笔在水面处“折断” | |
C. | 水面上景物的“倒影” | D. | 透过放大镜看邮票 |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3)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A、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不符合题意;
C、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看邮票时,邮票变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4.(3分)(2013•玉林)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
A. 铁线 B. 玻璃 C. 塑料 D. 橡胶
考点: 导体.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铁线容易导电,是导体;玻璃、塑料、橡胶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5.(3分)(2013•玉林)质量为100g的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为( )
A. 110g B. 100g C. 90g D. 10g
考点: 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 质量及其测量.
分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与物体所含物质多少有关.
解答: 解:
质量为100g的水结成冰后,只是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仍然是100g.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特点,熟悉质量的决定因素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6.(3分)(2013•玉林)人能分辨出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色不同 C. 音调不同 D. 节奏不同
考点: 音色.
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解答: 解:因为二胡和小提琴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它们产生的音色不同,所以是根据音色分辨出的.
故选B.
点评: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掌握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7.(3分)(2013•玉林)神舟十号在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实验室的( )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D. 动能不变,机械能也不变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大则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解: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实验室的质量不变,由于速度增大,其动能变大;由于上升时高度变大,其重力势能变大.
故选C.
点评: (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2)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8.(3分)(2013•玉林)如图所示,用铅笔芯做成一个滑动变阻器,当铜环从铅笔芯的a端向b端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和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根据实物图可知,灯泡与铅笔芯串联;当铜环从铅笔芯的a端向b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根据U=IR求得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根据P=UI求得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化情况.
解答: 解:当铜环从铅笔芯的a端向b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而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由P=UI求得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灯泡变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阻、电压、电流变化情况;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通过判断灯泡的实际功率判断灯泡的亮度变化.
9.(3分)(2013•漳州)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考点: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两个冲程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活塞运动的动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火花塞冒出电火花,将混合气体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动能.
解答: 解:在做功冲程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转动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C.
点评: 内燃机属于热机,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械,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需要引起注意.
10.(3分)(2013•玉林)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险丝烧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 开关要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
C. 只有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D.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可以不接地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家庭电流中电流过大原因: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2)开关要接在火线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之间.
(3)不高于36V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4)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接地.
解答: 解:A、保险丝烧断,可能是发生了短路,或者是家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A错误;
B、开关要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故B正确;
C、小于等于36V的电压为安全电压,故C错误;
D、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接地,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漏电,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不能违反.
11.(3分)(2013•玉林)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 立即停下来 B. 慢慢停下来 C. 改变运动方向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 牛顿第一定律.
专题: 压轴题;运动和力.
分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解:因为小球在运动,当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时,小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情况,注意当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12.(3分)(2013•玉林)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A. 8W B. 4W C. 3W D. 2W
考点: 额定功率.
专题: 压轴题;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由图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已知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可以得到灯泡两端电压;已知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并且灯泡正常发光,所以利用公式P=UI得到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 解:
灯泡两端电压为U额=U﹣U0=6V﹣2V=4V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P实=U额I=4V×0.5A=2W.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的计算.需要清楚的是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决定于实际功率,只有在额定电压下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