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加油站:
汉语里我们常说什么人 “俗气”,美语里的对应通常有“vulgar”或“poor tastes”。我觉得“vulgar”嫌太过,因为这个词的主要词义是“低级趣味,下流”;“poor tastes”有“品味不高的意思”,似是一种解释,又稍嫌不足。其实,在许多情况下,不同语言中的翻译交流,可能往往处于这种“太过”与“不足”的尴尬状态里。
最近,常听到另一个比较新的词——“媚俗”,是指一些盲目追随摩登时尚的做法,这当然也可以说是“poor tastes”。但更确切的说法可用美语里的一个外来词“kitsch”来表达。有关“kitsch”的词义版本也很多,我偏爱来自美国的《新文化教养字典》第三版(The New Dictionary of Cultural Literacy, Third Edition )的解释。这个字典提供的定义有二:1、看似昂贵,实则毫无品味的艺术品及其他物品(比如家具);2、(在文学和音乐里)与太沉湎于情感,粗俗不堪的东西有关。
Kitsch这个词来自德语,据说跟“sketch”(素描,写生)有关。说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慕尼黑地区出现了一些一夜暴富的新贵。新贵们有了钱,便想在各方面模仿贵族和其他文化人的习惯。其中之一就是收藏艺术品,但由于教养有限,这些人收藏的东西,往往是貌似昂贵,但品位极低的东西。另外因为新贵们没什么文化,不会发“sketch”的音,就说成了“kitsch”,所以这个词就被用来调侃新贵。因此,用“kitsch来表示 “媚俗”是很贴切的。
说起一般意义上的“俗”,美语里还有一个词——“tacky”,这个词也是粗俗、没有教养的意思。这个词来自“tack”,“tack”的意思很多,但其中有个意思是:“针脚很大的,临时性缝补的措施,有时为了将两件东西凑合连在一起,有时为了做个记号”。后来人们就把动辄脱线,损坏的物品,称为“tacky”,又引申为“质量差”的物品,品位差的艺术、人和事了。